上理人物

【上理封面人物】傅伊珺:世界暖通舞台上的“上理范”

2019-07-201630编辑:摄影:

“获得一等奖的是——来自CCHVAC(中国暖通空调学会)的傅伊珺!”在被称为暖通行业奥林匹克竞赛的世界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HWSC)中,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研究生傅伊珺站上了世界最高领奖台。

世界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HVAC World Student Competition,简称HWSC)由欧洲暖通空调学会(REHVA)、美国暖通空调学会(ASHRAE)、中国暖通空调学会(CCHVAC)、日本暖通空调学会(SHASE)、印度暖通空调学会(ISHRAE)、韩国暖通空调学会(SAREK)联合组织,面向全球建筑环境、建筑能源与暖通空调领域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是反映全球暖通空调领域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最高水平的赛事。

这是一项暖通行业国际级的重要比赛,这是一项具有最高含金量的奖项,中国暖通空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联合向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发来贺信,向傅伊珺同学及其指导老师吕静表示祝贺,称赞此次获奖为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赢得了荣誉,更为中国暖通空调行业赢得了荣誉。

高手过招,什么才是制胜法宝?与来自欧盟、北美、日本、韩国、印度顶尖高等学府的暖通学子同台竞技,靠的从来不是运气,傅伊珺给出的答案是“专业和自信”。


属于上理人的“中国自信”

“在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方面,我们利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二氧化碳微通道蒸发器的仿真模型,综合考虑了空气侧结露以及制冷剂侧两相流动换热的情况……”地道的英文表达、流畅的演讲节奏、缜密的逻辑表述,傅伊珺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精彩表现给各国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终斩获2019第三届世界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第一名。

世界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源于专业的实力和自信,“本次竞赛的选手来自世界6大赛区推荐的优秀学生,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研究内容的先进性、创新性、准确性。”傅伊珺说。“不同于传统的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作为天然制冷剂与微通道结合,优势互补,具有环保、高效的传热特性,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提高二氧化碳微通道装置的换热效率。”李果说。

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在导师吕静的指导下,傅伊珺和李果就“泡”在实验室里,从压力、温度,到湿度、速度,他们“摸清”了影响蒸发换热的因素,模拟了装置空气侧和二氧化碳侧的若干工况下的热湿交换效果,从而得出了最终的优化方案。傅伊珺同学在经历了父母生病住院、硕士论文完成和答辩的艰难过程中,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提出二级蒸发器串联中间加气液分离器的措施,将换热面积减少到原有面积的37.5%,仍可以达到原换热量的90%,从而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紧凑、高效、节能。”


世界级奖项背后的“智囊团”

傅伊珺和队友李果在国内参加第二届‘天加杯’全国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暨世界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中国区选拔赛时,与清华大学团队并列获得了一等奖,并代表中国参加2019世界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获得冠军。

2019世界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的赛场位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出现在这里的参赛队伍都是从全球各大赛区选拔出来的顶尖“高手”。“代表学校、代表中国去参加比赛,我其实内心既紧张又踏实,紧张的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规格的比赛,而我背后的‘智囊团’又让我觉得很踏实”,傅伊珺说道。

此次夺冠既是傅伊珺和李果同学本人刻苦努力与拼搏的结果,更离不开其导师吕静教授以及CCHVAC徐伟理事长、张旭副理事长、李先庭副理事长和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梁路军总监以及湖南大学彭晋卿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沈朝副教授等第二届“天加杯”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暨世界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中国区选拔赛各位评委们的悉心指导。

在傅伊珺和李果备赛的日子里,导师吕静对模型搭建、装置优化方向等进行了全程指导,还分别邀请了行业专家、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毕业的学生等为比赛的准备工作出谋划策。傅伊珺回忆道:“在试讲的时候,我发现很难把研究背景理顺,北海道大学博士刘洪芝老师建议我采用更加可视化的形式,把文字换成插图,这样一来,主线和逻辑就更加突出了。”

除了做好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外,赛前也一刻没有放松。在国际航班上,吕静老师还拿着纸质版的PPT,一页一页地为傅伊珺讲解着论文的逻辑、重点和难点,并拓展了与论文相关的知识内容。“我们讨论得太入迷、太投入,当看到飞机在地面滑行时,以为飞机已经降落到达了目的地,其实当时飞机一直在等候还未起飞,差点闹笑话。”

PPT的修改和试讲一直持续到比赛的前一刻。在比赛的前一晚,吕静老师和傅伊珺依旧在斟酌PPT内容,“我们一页一页、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对每个数据进行反复核实,直到心里毫无疑问。”吕静说道。为了讲好这个经过多次打磨修改的PPT,她们顾不上吃晚饭,在宾馆房间里进行反复演练,调整页面间的过渡和语言的组织,直到深夜12点才睡下,比赛当天早晨5点钟又起来,继续背诵、演练……


专业人才的“定制化培养”

“从对专业的懵懂,到系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再到参加各种比赛的锻炼,正是这样的‘以赛促学’,才让我具备了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与强手竞争的实力。”傅伊珺这样记录着她就读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建环专业本、硕七年来的成长。

吕静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在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基础情况、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进行定制式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对感兴趣项目的主动学习,将课堂所学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学到课堂之外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快速提升。

吕静老师具有丰富的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的经验,获得了国家级、上海市级等各类奖项近20项。特别是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建环专业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四大竞赛“天加杯”全国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暨世界暖通空调学生科技竞赛、“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全国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以创新创业活动及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为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是对课堂系统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吕静老师说道

大学最重要的职能是人才培养,一流本科建设的目标就是培养国内一流、国际一流的人才。教师投身于教学、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需求、研究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和培养学生工作中的付出和努力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